首页

优美之家国产踩踏网

时间:2025-05-26 07:57:00 作者:官方通报网传“湖北女子周某领低保炒股”:该女子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浏览量:84816

  中新网陕西留坝5月15日电 题:秦岭腹地三代养蜂人的“变”与“不变”

  作者 李一璠 李文博 高文亚

  初夏时节,秦岭腹地绿意盎然、生机勃勃。走进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留侯镇闸口石村的“章师傅的蜂蜜园”,一栋栋五彩缤纷的“小房子”引人注目,勤劳的蜜蜂“嗡嗡”地来回飞舞。

2024年5月,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留侯镇闸口石村内“章师傅的蜂蜜园”。 高文亚 摄

  “蜂蜜养活了我们三代人,爷爷、父亲都是养蜂人。”蜂蜜园主人章朋军说,其祖辈都生活在闸口石村,养蜂已有五十余年。章朋军从小就身穿防护服,跟随大人们穿梭在蜂场里忙碌,如今,他拿起“接力棒”,担起家族的养蜂事业。

  “我爷爷那辈养蜂用圆桶蜂箱,父亲则用方箱蜂箱,现在我的蜜蜂们搬到了‘别墅’里,住进了智能蜂箱。”章朋军讲解道,圆箱养蜂虽然造价低廉,但取蜜不便,巢脾利用率和产量都很低;方箱养蜂可以随时检查,蜂巢能多次利用,但日常管理起来较麻烦。

章朋军正在用手机监测智能蜂箱的温度、湿度。  高文亚 摄

  据介绍,智能蜂箱采用太阳能供电,配备有通风口、传感器、光伏发电板等构件,不仅可通过手机远程监测蜂箱的温度、湿度、糖汁量和蜜蜂进出量等数据,还能自动投食喂水,降低了养蜂人的劳动量,也提高了蜜蜂酿蜜效率。“一年下来,圆箱一箱平均产15斤蜂蜜,方箱产20斤左右,智能蜂箱产量可达25斤。”章朋军说。

章朋军展示自己养殖的蜜蜂。 高文亚 摄

  时代在变化、村落在发展、蜂箱在改良,不变的是章家三代人以诚信为本的养蜂初心。

  “养蜂的技术没有变,都是按照祖辈的老方法,绝不掺假,但顾客购买时都会问一句‘有没有掺白糖’。智能蜂箱全周期记录了蜂蜜的采集过程,顾客质疑时我就给他们看录像,让他们放心。”章朋军说,因为智能蜂箱的入场,其蜂蜜销量可观。

章朋军正在查看蜂箱情况。 高文亚 摄

  章家祖孙三人都会在6月份开始取蜜,每年只取一次。多年来,章朋军一直严守规矩,他说:“如果当年花朵较少、天气不佳,就留五分之二或五分之三不取。如果蜜还不能保证蜜蜂自己吃,那么就一格都不能取。”

  章朋军表示,其蜂蜜园今年预计能产蜂蜜2500斤,看着养蜂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,“甜”在心里。同时他开始思索,如何将蜂蜜园再开发,融入留坝旅游发展的一环中?

俯瞰章朋军的蜂蜜园。 刘康 摄

  “蜂蜜园正好在留侯镇旅游环线上,游客络绎不绝。如果我把蜂蜜园打造成研学基地,提供蜜蜂知识科普、采蜜体验等项目,可以吸引更多人来此参观体验。”章朋军说,他决定今年农闲时对蜂蜜园进行改造提升,不仅要增加蜂箱数量,还要推出各类研学产品,讲好他们祖孙三代养蜂人的故事,真正打造出“蜂蜜+旅游”的新场景、新业态。

  “蜂三代”章朋军靠着对蜂蜜产业的执着和坚守,带着父辈的期望,在愈发“甜蜜”的致富道路上稳步前行。

  据了解,留坝县依托秦岭腹地优越的生态资源,加快推动旅游与农业、文化、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,打造了乡村游、体验游、研学游、康养游等一系列旅游产品,全力打造全域旅游“留坝样板”。“诗画秦岭·最美留坝”旅游品牌知名度显著提高,留坝县美誉度亦不断提升,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“诗和远方”。(完)

【编辑:李岩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2024“奏响中国”课堂乐器教学论坛在沈师成功举办

近日,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的西岳华山出现云海美景。山峦高耸,山间白云时而缥缈,时而波涛汹涌。不断变幻的美景,令人陶醉。(党田野 杨英琦 视频来源:华阴市融媒体中心)

国家统计局:7月份部分主要指标增速有所放缓是月度之间的正常波动

这家人扎根杭州已十多年,孩子在公办学校就读,与杭州户籍孩子享受完全同等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。两口子说,孩子入学了,才觉得真正在这里安家了。

特斯拉就苹果工程师致命车祸诉讼达成和解

对于中国人民大学赴法留学的学生来说,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2024年的中秋节也不例外。一群蒙彼利埃的中国学生共同制作美味的中餐,在法国同学的祝福下,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这个温馨的夜晚。月饼不仅是一种传统糕点,更凝聚了留法学子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中华文化的传播。如今,丰富的中秋活动在法国各地举行,越来越多的法国人了解到中秋节的文化内涵。

民生主题记者会丨人社部:就业市场开局良好 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巩固增强

“每年9月底到10月初播种完冬小麦,开始铺设滴灌带,次年6月份小麦收获后,玉米还能继续使用。”孙城说,除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,他还从去年开始应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,亩产达850公斤以上,其中,重点攻关地块亩产1052公斤。

西安街头响起非遗鼓乐 引人驻足欣赏

复旦大学方面透露,借助澜湄青创赛和既有高校网络,该校将依托本校和上海航天八院的科研优势,于近期发射“复旦一号·澜湄未来星”,计划面向流域高校组建联合实验室、面向流域青年开放共享实验数据和实验平台、设立流域国家来华攻读硕博奖学金等,为澜湄流域筑起一座沟通的太空桥梁,共同服务于澜湄流域高质量发展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